雨潤新芽,春茶將醒,茶園生產指南速速到
春風拂綠,細雨潤澤,又到一年春茶生產的關鍵時節??茖W的生產技術對于提高春茶品質、增加經濟效益至關重要。那么,如何做好茶園管理,小編奉上一份春茶生產秘籍,讓您的茶園生機盎然,優質高產。
一、做好茶園生產管理
1、加強田間管理
開采茶園:晴好天氣及時清除雜草、修剪側枝、排除積水,機采茶園宜春芽萌動前修整冠面,保持茶園通透,便于采摘。早春追肥催芽壯樹應在開采前30~40天左右施用,淮河以南茶區宜在2月底前完成,選陰天或小雨天氣施尿素15~20kg/畝,葉色白化、黃化成齡茶園可適當減施,追肥應開溝或配合淺耕施用,溝深10cm左右。春季蟲害以蚜蟲、黑刺粉虱和綠盲蝽為主,盡可能避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,建議以采代治,若蟲害發生嚴重,應優先使用苦參堿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,并確保安全間隔期后采茶。
幼齡茶園:春季施尿素2.5~5kg/畝,新植茶園和幼齡茶園出現缺棵斷壟,可在3月上旬前將缺苗補齊,補植后澆足定根水,注意保苗。幼齡茶園春季定型修剪,1年生幼苗定高15~20cm,2~3年生幼苗在上年剪口基礎上提高10~15cm定剪。
2、有序開展春茶生產
提早做好茶葉加工場地、工具設備的清潔整理。組織專業人員對茶廠電路、設施設備進行檢修調試,維修損壞設備。根據茶葉生產采摘勞動力需求預估,提早對接采、制茶勞務人員,配備好生產、生活必需品。開展崗前培訓,做好生產準備。及時關注茶芽萌動及病蟲害發生情況,合理安排采摘時機、采摘輪次,做到適時采摘,應采盡采。鮮葉采收儲運應嚴格按照食品生產許可及相關標準規定要求,及時進廠加工付制,注意生產安全。
二、積極防范應對“倒春寒”
如茶芽萌動后遇大幅降溫,在溫度降到4℃前,及時組織人員搶采幼嫩芽葉,來不及采摘或達不到采摘標準的茶園應及時采用“倒春寒”應急防凍技術,減少凍害損失。
1、防霜扇防凍
可設置在地面氣溫降至4℃以下時自動啟用防霜扇,開啟時間當日19時至次日7時。
2、樹冠覆蓋
冷空氣到來前,采用無紡布、遮陽網、作物秸稈等材料覆蓋茶樹蓬面,待倒春寒結束,要及時揭開覆蓋物,確保茶樹正常生長。
3、災后管理
噴水融霜:具備噴灌條件的茶園,融霜前開啟噴灌系統去除茶樹上的積霜,有效減輕凍害。
適度修剪:僅葉片受凍,可不修剪;若危害莖干,可將上部受凍枝葉剪除,剪口比凍死部位深2cm左右,以防止枯死部位擴大,盡量保留腋芽。修剪應在氣溫回升且基本穩定后進行。
三、做好采后田間管理
1、防霜扇防凍
不采摘夏秋茶的成齡茶園在春茶結束后進行一次重修剪,根據樹勢和土壤肥力狀況,修剪高度控制在離地40~55cm,重修剪應在5月中旬前完成。采摘夏秋茶的成齡茶園,春茶結束后進行輕修剪,修剪深度3~5cm,剪除瘦弱、病蟲、枯枝,保持茶行通風透氣。
2、及時施肥除草
修剪前施速效氮肥,一般成齡茶園尿素10~15kg/畝,行間開溝施入,深度10cm左右,或配合中耕除草同時進行。梅雨季節前應確保完成一次除草,幼齡茶園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適當增加耕作除草次數。
3、加強病蟲防治
通過修剪、懸掛誘蟲色板等措施,減少蟲口基數,誘殺成蟲,減輕茶小綠葉蟬等害蟲危害。誘蟲色板按25片/畝懸掛,誘蟲板底邊距茶樹蓬面20cm。